暑期档电影创新高 新导演成中坚力量
电影《孤注一掷》海报及导演申奥
电影《消失的她》海报及导演崔睿(上)、刘翔
电影《长安三万里》海报及导演谢君伟(上)、邹靖 本文配图均由出品方提供
日前,国家电影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暑期档电影票房206.19亿元,观影人次5.05亿,放映场次3461.7万场,3项指标均创新高。档期内,全国单日票房连续72天破亿元,也刷新了全国单日票房连续破亿纪录。
这个夏天,多位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电影导演的涌现同样令人欣喜。在暑期档票房过15亿元的影片中,《消失的她》是导演之一崔睿的处女作、该片另一位导演刘翔的第二部长片,《长安三万里》是谢君伟和邹靖的首部导演作品,《孤注一掷》和《八角笼中》分别是申奥和王宝强的第二部导演作品。此外,《最后的真相》是李太阁导演的第一部作品,《茶啊二中》是导演夏铭泽和阎凯首次拍摄院线动画片,苏亮、秦海燕分别通过《学爸》《我经过风暴》完成从编剧到导演的身份转变……这批新导演接过前辈的接力棒,逐渐成为中国电影的中坚力量。
“传帮带”造就国产片“爆款”
《消失的她》深挖社会热点话题,《八角笼中》聚焦山区青少年群体,《孤注一掷》把全民反诈进行到底,《热烈》讲述年轻人的街舞故事,《学爸》呈现家长育儿的苦心……新导演们观照现实,聚焦社会话题,电影引发观众追捧。
《孤注一掷》和《消失的她》票房均超过30亿元,位列今年暑期档票房榜的前两位。两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宁浩和陈思诚两位监制的支持。
《孤注一掷》是申奥与宁浩第二次合作。申奥表示,两次合作中,宁浩都把自己手中的电影募资、主演班子搭建、正式拍摄、后续发行和宣传等“家底”掏出来交给自己。
宁浩说过一段让申奥印象深刻的话:“导演不是一个一个出的,是一代一代、一批一批出的。你们就要做这一批人,互相搭梯子、抬轿子,一起往上走。”截至目前,宁浩扶持新导演的“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已签约导演19名,其中的路阳、文牧野、申奥、温仕培等已被观众熟知。
2019年12月,陈思诚监制的影片《误杀》上映,收获票房13.33亿元。这是陈思诚首次以监制身份用自己的类型片经验为青年影人创作赋能,也是该片导演柯汶利第一次走进观众视野。
如今,陈思诚创立的“壹同制作”厂牌下已先后走出戴墨(《误杀2》)、姚文逸(《凡人英雄》)等导演。
此次,在《消失的她》中,陈思诚继续以监制身份为崔睿、刘翔保驾护航。陈思诚说,国产电影想吸引更多观众,“就一定要有一代接一代的创作者”。
此外,《学爸》是黄渤“HB+U”新导演助力计划的作品之一,他亲自出演并兼任监制;黄晓明同样兼任《最后的真相》主演和监制;《我经过风暴》由路阳、王红卫监制。业内人士认为,监制关注影片的投资、成本、市场,新导演专心创作,形成了良好的创作生态。
“接力者”助推工业化迭代
今年春节档的《流浪地球2》和暑期档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让观众对国产重工业电影的视觉呈现和制作水准感到惊喜。银幕之外,是导演们尤其是中青年导演在这方面的接力探索。
2015年,经历2年剧本创作、10个月筹备,做过200多张概念设计图和超过60分钟动画预览的《寻龙诀》,最终收获票房16.79亿元。导演乌尔善在总结该片创作经验时坦言:“工业化是工业流程和系统在起作用,而不是某个人、某个环节。中国电影目前还处于手工业阶段。”
此后8年中,中国电影工业化实现了“从0到1”的蜕变。《流浪地球》将环境的科幻感融入整体叙事,让观众开始相信中国电影人也能拍出一流的科幻电影;《刺杀小说家》集中攻克了动作捕捉、面部捕捉和虚拟拍摄等多个视效难关;《长津湖》3个导演组同时工作,形成了一套系统化流程,为未来同类型电影拍摄提供了可参考的模板;《独行月球》的剧本创作、特效制作等部门均按照工业化模式进行分工,提升了剧组的运作和管理效率;《流浪地球2》中视觉特效的批量化制作更成熟,在科幻电影工业化管理和可操控性方面跃上新高度;乌尔善为《封神三部曲》专门成立特效分发公司,负责将需要特效的镜头进行统筹规划,分给全球不同的特效公司制作……
在郭帆、路阳、张吃鱼、乌尔善等导演的大胆尝试和接力传承下,国产电影拍摄从绿幕抠像升级到CG动画,又跃升到虚拟拍摄,并引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更震撼的视听感受,还为中国电影的标准化、类型化、流程化和规模化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统计,近10年间有动作捕捉、虚拟拍摄、数控编程、3D打印等20多个新的电影相关工种进入中国电影生产流程,其中七成以上与数字化技术的进步有关。礼学指导、民俗顾问、历史顾问、科学顾问等展现对文化内涵和专业细节追求的个性化工种,也成为中国电影剧组的“常客”。
中青年导演逐步架构起中国电影工业化的整体框架,为之后的接力者设置了更高的起点,也助推中国电影工业化生产迭代进入一个新的周期。
“新力量”引领动画片崛起
追光动画等出品的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自7月8日上映以来,收获超过18亿元票房,4200多万观众走进影院欣赏了这部电影,大唐群星波澜壮阔的诗意人生在网上被广泛热议。
8年前的那个夏天,成为热门话题的是另一部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及其导演田晓鹏。2015年7月,《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横空出世,收获9.6亿元票房,成为中国电影的现象级作品之一,也为之后的国产动画电影创作趟出了一条新路。
《哪吒之魔童降世》导演饺子曾表示:“如果没有‘大圣’,就不会有‘哪吒’。”《姜子牙》的导演程腾坦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近10亿元的票房成绩,让更多人开始重新认识中国动画电影,更多资金愿意流入动画电影行业,很多项目才得以立项,很多年轻动画创作者才有机会表达自己。”
之后,2016年的《大鱼海棠》、2017年的《阿唐奇遇》、2018年的《风语咒》、2019年的《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青年动画创作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成为每年暑期中国电影市场的“标配”。
尤其是《哪吒之魔童降世》,50.35亿元的票房不仅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纪录,还推动当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份额占比攀高至65.9%,首次超越了进口动画片。
之后,2020年的《姜子牙》、2021年的《白蛇2:青蛇劫起》、2022年的《新神榜:杨戬》,直到2023年的《长安三万里》,黄家康、赵霁、程腾、李炜、谢君伟、邹靖等一批中青年动画电影导演走进观众视野,以追光动画和彩条屋影业为代表的中国动画电影相关企业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2017年,能够完整制作动画片的中国企业不超过30家,如今,中国活跃着近千家动画上下游企业,其中超过百家能制作高质量动画片。中国在全球动画产业链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在内容制作方面开始呈现“逆向外包”趋势。
“每一代人接受知识的方式都在变化,95后、00后习惯于通过视频发现新鲜事物。我们要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吸引更多人接触、了解进而更加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追光动画总裁、《长安三万里》监制于洲表示,“年轻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让我们相信国产动画电影崛起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发生在当下和未来。”(姬政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