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老师的放羊班》—— 种电影 种梦想
《美术老师的放羊班》海报。 出品方供图
上世纪90年代末,陕西一所农村中学,同学们升入初三,即将迎来中考。但巴王超过等所谓的“差生”被组成了“放羊班”——学校对他们放任自流,这些孩子只等把初中毕业证书混到手就万事大吉。画家冷轩阴差阳错来到这所学校担任美术老师,应试教育重压下的同学们获得了表现个性、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放羊班”的同学们,在冷轩的帮助、引领下,纷纷重新开始追逐梦想……
这是《树上有个好地方》系列电影第二部《美术老师的放羊班》讲述的故事。第一部《树上有个好地方》曾获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题材影片奖、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提名等。由同一班底制作的系列电影第二部于7月28日起在爱奇艺全网独播后,因对乡村校园生活的真实反映和师生一起努力奔赴远方的生动群像塑造引发热议,许多观众表示,观影后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和校园生活,产生了强烈共鸣。
这两部影片的导演、编剧张忠华介绍,系列电影的大部分主创是西安地区在职的大中小学教师,“我们创作这两部电影的初心就是以真诚的态度,做表达真情实感的青少年题材电影”。他们曾提出“种电影”的概念,就是通过影像,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观众心中,和他们共同成长。
两部影片讲述的是以巴王超过为主角的同一拨西部农村孩子的校园故事,采用了方言对白,在第二部影片中,孩子们从第一部中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成长为初中生。张忠华认为,相对于第一部,第二部影片展现的现实情况和探讨的话题更为严肃深刻,孩子们开始进入比较躁动的青春期,也有了中考的压力,有的孩子甚至有些焦虑,但影片依旧保持写实的风格和诗意的表达。第一部中的“好地方”——“树上”和第二部中的“窑洞”,都是师生可以自由放飞心灵、让理想和现实达到平衡的美好空间,第二部中许多画面充满理想色彩,还插入了大量抒情动听的原创歌曲。
张忠华坦诚地说,他自己就曾凭美术成绩考上高中,《美术老师的放羊班》中有的细节就来自他本人。通过影片,张忠华最想表达的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适合每个人的道路就在自己脚下。”他和影片中的孩子们一样,都曾遇到用爱温暖了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思想和言行散发出光芒,照亮了他和孩子们的人生道路。
很多观众在《美术老师的放羊班》片尾发送弹幕,表示希望看到这个系列的第三部,这给了张忠华他们很大的鼓励。张忠华表示:“我们计划以巴王超过为主角,将这个系列继续拍下去,讲述他的高中时代、大学时代甚至将来走出校园、踏上社会等不同人生阶段的故事,完整地反映西北农村孩子数十年的成长历程。”(记者 苗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