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林森:小站大风云,使命见忠诚
近代革命历史剧《绝密使命》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活动重点剧目,《绝密使命》独特的红色交通线题材带领观众走进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扣人心弦的剧情再现了我党交通员惊心动魄的隐秘斗争。编剧钱林森坦言,《绝密使命》的主题是忠诚,面对真实的历史,这部戏将“忠诚”落到一个个具体的小人物和任务中。
《绝密使命》是钱林森“红色三绝”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绝命后卫师》表现的是一个后卫师,为了掩护红军主力撤退,全军覆没的悲壮故事;《绝境铸剑》主要是通过故事诠释古田会议精神,表现的是一支军队的成长;《绝密使命》中的中央红色交通线,它是党史上的一个奇迹。”钱林森介绍,这三部戏,“都是在闽西,都是在同一个年代,同一革命时期发生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但这一部《绝密使命》最难写。”
谈到《绝密使命》的创作难点,钱林森表示,“它是一条线,不是一个站,如果是一个交通站就好写。但如果写一个站,格局太小,也不足以反映这条3000公里的红色交通线。但要写一条线,作为一个电视剧,戏剧结构就很散。”搭建这部戏的剧作结构,钱林森要先找到一个框架、一个支点。通过查阅各种历史资料,他发现有一个东西可以作为支点,那就是任务。送盐、送药、送枪支、送发报器材、送领导干部……任务到哪里,戏就到哪里。这条交通线从汕头开始,一站一站往前走,这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核心。
剧作将重点聚焦于粤闽交界的青溪,这个地方一脚跨两省,是白区跟红区的交界,也是水路跟陆路的交界。青溪中站站长叫潘雨青,人物原型叫蔡雨青,是革命烈士。“通过戏剧化处理,我把很多真实的事迹都挪到一个人身上,挪到一个站里。所以《绝密使命》是小站大风云。”钱林森说,虽然青溪中站是交通线上的一站,但它反映的是当时白色恐怖下,整个大的白区斗争形势。
历史上,在1300多个日日夜夜里,中央红色交通线护送了200多位中央领导人和党的重要干部安全到达苏区,采购运送了6000多担物资,为在上海的党中央与中央苏区之间转运了大量我党我军重要文件和重要情报。一批批交通员为此历尽辛苦,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绝密使命》播出后,很多观众都能在险象环生的任务中,感受到交通员的隐秘而伟大,感受他们对党的忠诚信仰。
剧中,传送情报、运输物资、护送干部是交通员的三大任务。潘雨青、邹叔宝等交通员伪装成各种身份,与敌人斗智斗勇。这就构成了情报能不能及时送达、物资能不能按时输送、人员能不能安全过境的重大悬念。通过制造这些悬念,交通员克服重重困难的革命精神和人物面貌就表现出来了,同时也制造了很强的戏剧性,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一个悬念接着一个悬念,吸引观众往下看,让观众跟着交通员的命运和使命一起走。
在任务和悬念中,剧作用了大量细节表现交通员的忠诚。“邹叔宝送党费到香港,把160枚大洋藏在打石膏的伤臂中。见到组织上的首长,他用锤子敲开石膏,大洋都和皮肉粘住了。他忍着痛,把一枚枚大洋从皮肉里摘下来,160枚,一枚不少,而他的胳膊已经血肉模糊了。这种行为就是忠诚,如果不忠诚,带着160枚大洋,到哪儿都可以过得很好。”钱林森介绍,这个故事也有历史原型,真实的情况是交通员把280枚大洋的党费绑在了身上,护送到上海党组织。
交通员的故事贯穿了《绝密使命》整个剧情,在残酷斗争中他们逐步成长,斗争经验越来越丰富,交通员对党的忠诚度也更加坚定,信念更加坚定。钱林森透露,随着一个个任务顺利完成,剧情后面交通员面对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国民党的封锁越来越紧,交通员的斗争技巧,斗智斗勇的手段也会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 本报记者 邱伟)